好菜杰
首页精选分类/搜索

心气虚的症状有哪些,心气不足的发病原因及调理方法

  详细介绍心气虚的发病原因、症状表现,以及心气不足的中医调理方法,让你对心气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,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。

一、什么是心气虚

  心气虚也叫心气不足,心主血脉,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,心气虚则会造成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减弱,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(西医称之为心脏病)。

  有些患者明明有心气虚的各种症状,但西医检查结果却显示心脏没有问题,其实这是因为心气虚的程度并不严重,或者心气虚形成的时间较短,还没有导致心脏发生实质性的病变。

  在这里我要奉劝大家,如果你确实有心气虚的症状,但西医检查结果却显示心脏没有问题,千万不要认为中医诊断错了,必须要抓紧时间趁早调理,等心脏检查出病变的时候再调理就难了,而且有些病变是不可逆转的,一旦形成就无可挽回。

二、心气虚的发病原因

  概括来说,心气虚的发病原因可归结为2种——

  一是因为身体虚弱,长期气血不足,心肌无法得到足够的气血滋养而收缩无力,从而导致供血不足;二是血脂等杂质沉积、饱和脂肪酸堆积造成心血管内径变窄,血液运行受阻而导致供血不足。

  具体来说,心气虚的发病原因又可分为:先天禀赋不足(先天体质虚弱)、年迈体衰、长期疲劳过度、心理压力过重、久病不愈、误汗、过汗等。

  误汗是指不该流汗的时候流汗,过汗是指流汗过多。中医说“汗为心之液”,误汗和过汗皆会使心气随之而泄,导致心气不足,引发心气虚。

三、心气虚的症状表现

  无论哪种气虚,它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症状表现——

  1、胸闷气短:呼吸短促,总感觉气不够用,不想说话,特别是活动时加剧,常有轻微的窒息感,心胸隐痛、胸闷不适的感觉无法缓解。这是因为气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故胸闷、气短。

  2、心悸心慌:总感觉到心脏乱跳,有不安、害怕和心里发慌的感觉,特别是活动时加剧。

  3、容易自汗:没有缘由的出汗多。这是因为气虚导致卫阳不固,则自汗出。

  4、体倦乏力:总感觉到身体特别沉重,容易感觉到累,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,长时间得不到恢复,尤其在劳累之后加重。

  5、脸色发白:气虚时间较久的人,通常还会有脸色发白萎黄的症状表现。这是因为气不能荣养肌肤,故面色淡白萎黄。

  6、嘴唇发紫:气虚则气血运行不畅,从而出现血瘀的症状,比如嘴唇、指甲的颜色发暗甚至发紫,舌头上出现瘀点或瘀斑,舌下脉络会出现黑色蚯蚓样迂曲。

  除了上述几个共同症状之外,心气虚患者还有如下症状表现——

  1、早期症状:手掌和手心部位手感软薄、皮肤发黄,大小鱼际也比较软,舌质淡,舌体胖嫩,苔白,脉细无力或结代。

  2、神志异常:心主神志,心气不足不能养心神,会导致神志出现异常变化,比如神志恍惚、对外界判断力下降、记忆力减退,经常会出现心悸、心神不定、悲伤恐惧、怔忡等等系列问题。

  心气虚还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,男性遗精、早泄或阳痿等症状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的人经常手脚冰凉,抵抗力弱,很容易生病,这也是心气不足的症状表现。

  大体上来说,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气短、心慌、容易感觉累这3个症状表现时,就要考虑是不是心气不足了。

三、心气虚的调理方法

  心气虚多见于某些虚弱患者,以及贫血、心律不齐、神经衰弱等患者,在老年人身上也比较多见。

  由于心气虚时间久了可引起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,极易造成瘀血、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,从而引起其它疾病,所以要特别注意及时调理。

  中医常说“肺主一身之气”,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”,所以凡是气虚,归结到脏腑上来说,跟脾肺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。

  也可以这么说吧,只要是气虚,补脾肺之气才是治疗的根本。所以,治疗心气虚应以益气养血为主,重点是补益心气,并辅以补脾肺之气。

  在调理气虚的过程中,咱们还要注意一个原则,就是不要单纯的使用补气药,还要同时酌量添加行气之药,比如陈皮、枳实、木香、香附等,这样才能做到补中有行,避免气滞。

四、补益心气的经典中药材

  秉承虚则补之的原则,心气亏虚应当补充心气,心气得养,血脉充盈,气血得以濡养全身,心悸不安、心神不宁、气血亏虚乏力的症状才能得以恢复。

  能补益心气的中药材有很多种,但临床比较常用的,效果颇佳的经典中药材有如下4种——

  1、人参:

  人参有大补元气、补脾益脾、生津、安神的功效,是补虚扶正的主要药物。由于人参入心经,所以能补心气、益心血,是补益心气的主药,也叫君药。

  《本草》认为,人参能补五脏、安精神、定魂魄、止惊悸,除邪气、开心益智、通血脉、止渴生津,并治疗一切虚症。

  也就是说,不管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,一切虚症都可以使用人参,所以人参这味中药材的确很厉害。

  但是,由于人参的价格比较贵,药力比较强劲,所以通常用于挽救气虚欲脱、气息短促、脉微欲绝的危重患者,普通的气虚患者一般很少使用。

  人参降血脂的效果也非常好,长期服用可显着降低血中总胆固醇、动脉硬化指数、甘油三酯等等。所以,血脂偏高的心脑血管患者,在中医指导下定期服用人参粉很有好处。

  2、党参:

  党参的功效与人参类似,也是补脾益肺、生化气血的中药材,但其力量比人参要弱很多。

  如果气虚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,没有达到危重的程度,通常都是用党参代替人参作为补气剂的君药。

  其实,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记载的人参,多数情况下是指现在的人参,这是经过医学专家考证的,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把中医古方中的人参换成党参。

  3、黄芪:

  黄芪味甘而性温,有补中、益气、托表的功效,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补气药,尤其善补脾肺之气。

  黄芪还有升阳、固表止汗、托毒排脓、温阳利水作用,可用于气虚下陷、表虚自汗、疮疡内陷和水肿等证。

  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,很多中医开出来的黄芪疗效不佳,关键原因是用量没有把握好。用黄芪补气必须牢记两个关键要领:一是用量要大,通常30克起步;二是要用生黄芪。

  4、白术:

  白术有益气的功效,专于补脾,能培补中气以生气血。此外,白术还有燥湿利水、固表止汗的功效,可用于水湿内停、表虚自汗等证。

五、补益心气的基本方及加减方法

  根据上述介绍,咱们就可以拟出一个补益心气的基本方:党参20克,黄芪30克,白术10克。

  这个基本方的加减方法如下——

  1、兼有心阳不振:症见心悸,活动时加重,胸口憋闷,可选用桂枝、薤白等温通心阳之品。

  2、兼有心血虚:症见心悸,头晕眼花,面色无华,唇甲苍白,失眠,健忘,可选用当归、熟地、阿胶、白芍等补心血之品。

  3、兼心阴虚:症见心烦,失眠多梦,或低热盗汗,口干,舌嫩红,少苔,可选用百合、麦冬、浮小麦、等滋养心阴之品。

  4、兼心阳虚:症见形寒怕冷,面浮四肢肿,可选用附子、肉桂、等温补心阳之品。

  5、兼心神不宁:症见善惊易恐,健忘,心烦,失眠多梦,可选龙眼肉、柏子仁、酸枣仁等养心神或镇心神之品。

  6、兼气滞:症见胸部胀满或胀痛,可选用枳壳、桔梗、郁金、瓜蒌皮等理气宽胸之品。

  7、兼血瘀:症见心痛时时发作,唇甲青紫,舌质暗紫,或有瘀斑,可选用丹参、红花、三七、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。

  8、兼心气欲脱:症见神疲欲寐,气息短促,可重用人参、并加附子、肉桂等温发阳气之品。

六、医案举例

  女,30岁,于08年9月28日初诊,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2年,上月出现心衰,近一周来觉心悸、气短明显、周身疲倦乏力、动则汗出、面色苍白、伴有胸胀闷、头晕眼花、睡眠差多梦、夜睡容易惊醒、舌质淡、有瘀斑、苔薄白。

  此症系心气虚兼有心血虚,心阳不振,及心神不宁及气滞血瘀之证。治拟益气养血,温阳通脉,养心安神,活血化瘀法。

  处方:党参20克,黄芪30克,白术10克,当归10克,熟地12克,桂枝10克,龙眼肉15克,柏子仁10克,枳壳10克,桔梗10克,丹参12克,炙甘草6克,生姜8片。

  效果:服用五剂后诸症状好转。

  方解——

  本方中党参补气健脾为君药;血为气之母,补气就得补血,所以用黄芪、白术益气健脾,滋生气血为臣药,固护气血生化之源;用当归、熟地补心血。

  补气血加一把阳气,补得会快一些,所以用桂枝合炙甘草以温心阳,合生姜以通血脉。

  龙眼肉、柏子仁养心安神,枳壳、桔梗宽胸理气,丹参活血化瘀,共为佐药;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

  诸药合用,有益气养血。壮阳通脉,养心安神,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七、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心气虚

  有助于治疗心气虚的穴位有:内关穴、膻中穴、三阴交穴、足三里穴、少冲穴等,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左右,每日早晚各一次,20天一疗程。

八、治疗心气虚的中成药

  在临床上,有很多中成药也有治疗心气不足作用,比如归脾丸、定志丸、炙甘草汤、甘麦大枣汤等,但治疗的重点略有不同。

  归脾丸偏重于健脾养心、补养气血;定志丸补气宁心;炙甘草汤滋养心气血阴阳,安神定志;甘麦大枣汤补气血补中气、宁心安神。

结束语:

  1、心气虚的发病原因、症状表现及中医调理方法就介绍完了,仅供朋友们作为参考,请在中医指导下采纳选用,如果你不懂中医,请勿随便以身试药。

  2、如果是老年人出现心气虚的症状,说明心脏机能已经开始出现衰退了,到医院检查多半会有心功能不全,很难调理到理想状态。

作者:张长海(孟老二干货淘宝店掌柜,国家公共营养师,擅长饮食养生、慢病调理,wx120355029)

为您精选的相关知识
我们会努力提供更多真实有用的知识
大家都喜欢的热门文章
以良心之热血,铸网站之精魂,
尽沥血之力,写真实有用的知识。
好菜杰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 姓名测试 谷歌影视